福建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研究

郑庆昌  谭文华  黄静晗

 
    

发展产业集群是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和过程。在整个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带动的趋势下,福建省要增强产业和经济发展后劲,提升竞争力,必须下大决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并促进其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福建省高新区新一轮创业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的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发展产业集群,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

1、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动向

20年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世界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发展高科技、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欧盟出台的2002-2006年科研发展计划框架确定基因和生物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纳米技术、航空航天业、食品安全和保护健康等作为高科技与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日本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年)确定生命科学领域、信息通讯领域、环境领域、纳米技术和材料技术为重点技术及产业化领域,并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战略。新加坡制定的第三个国家科研计划(2001-2005年),把生命科学技术中的药剂和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呈现出强劲、高速、持续的发展态势,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21世纪第一大支柱产业。短短20年内,生物技术产业市场总额增加了50余倍。近几年,生物技术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5%-30%。目前世界该产业的最大板块是生物医药产品,约占70%。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都高度重视通过以科技园区等为载体,促进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集聚,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2、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2003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高于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对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6年的10.65%提高到2003年的21.4%。高技术产品出口达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7%,高出全国外贸出口27.6个百分点,表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相应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加工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加工贸易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所占比重高达90%,由此造成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其他产业关联效应较差,制约了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国内在京、沪、深三大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长江三角洲正以上海为中心,通过苏、浙、沪等十五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向周边辐射;珠江三角洲正与港澳联手,向周边包括湘、鄂、桂、闽和云贵川九个省辐射;以京津冀为主体的环渤海经济区正在打破行政区划,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福建一海之隔的台湾省,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期,除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技术仍保持在本岛外,其余部分正向大陆转移。

(二)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经济效益显著。至2003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602.95亿元,比增50.8%;增加值416.91亿元,比增41.7%,占全省GDP8.0%;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增51.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1.6%;实现利税总额161.41亿元,比增32.0%;产品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41.2%。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医药、环保技术等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排头兵。

1、新材料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领域已成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2003年,该领域产品产值47.3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48%;增加值16.6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16.80%;出口额0.70亿美元,利税10.32亿元。

新材料领域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福清、厦门、泉州和南平。福州人工晶体材料有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但目前规模仍不大,福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塑胶和玻璃为主的产业集群,厦门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以高分子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其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南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铝金属材料及其合金为主的产业集群,泉州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以陶瓷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福建省新材料领域的产业集群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集中度还不高,竞争力不够强,有待大力培育发展。

2、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发展迅速,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日趋上升。2003年,该领域产品产值51.43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96%;增加值17.39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8.88%;出口额2.03亿美元,销售利税7.88亿元。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和福安。福州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汽车关键零配件、仪器仪表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厦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汽车关键零配件、小型光机电产品和电子衡器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福安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以电机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

3、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福建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已初具规模。2003年,该领域产品产值11.34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31%;增加值5.5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2.81%;出口额0.56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1.17%;销售利税2.06亿元。

生物技术领域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和厦门,三明有少部分;福、厦成为全省医药生产的集中地,化学制药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生物制药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和厦门;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厦两地。福州生物技术企业较多,但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厦门初步形成了以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初具规模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医药制造领域有一定集群化趋势:以福州抗生素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福州生物制药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群;以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厦门生物制药和中药产业也有一定的集群化趋势;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上下游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规模仍不大。医疗器械领域发展很快,在福、厦两地特别是福州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但规模均不大,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

4、环境保护领域

目前,福建省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些环保企业的主导产品在全国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03年,该领域产品产值6.38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0.74%;增加值2.1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1.10%;实现利税0.88亿元。环保领域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和龙岩,两地各有多家环保企业,但整体规模仍不大,以龙净环保为龙头的龙岩新罗区的环保设备产业具有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雏形;福州也在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培育福建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符合福建省情和发展要求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福建省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和加速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发展目标

结合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根据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到“十一五”期间,除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外,要重点培育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医药、环保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各级各类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朝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对福建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具有福建省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体系;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额的比重均达30%以上;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为主,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二)重点培育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在福建省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要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促进其发展壮大。要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期,从战略高度大力培育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医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产业集群,并推动其发展。

1、生物技术及医药领域

1)集群化发展前景分析

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国家海洋三所等单位为主的福建省生物技术研发力量雄厚,福州、厦门有着较好的生物技术产业基础,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颇具发展潜力。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国际化产业。其中,生物医药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基因工程药物是今后世界生物制药业的重点领域。福建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很快,比重已占医药产业一半以上,产品以抗生素、疫苗、菌苗、神经系列药物等为主。1980年代就开始生产“851制剂”、生物活性钙、核酸制品等保健药品,1990年代“胞必佳”、“蕲蛇酶”等新生物制品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并投入生产。全省已有厦门特宝、新创、北大之路等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几十家大专院校、研究所都在进行生物制药的研发。基因工程制药领域,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2个品种实现产业化。生物医药是福建省具有培育发展前景的产业,要使之朝集群化方向发展。中药产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要适度发展。

2)产业发展方向

发挥福建省生物技术优势,组织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力量,按国内先进水平组建若干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中心、生物技术园区和生物药物资源研究开发基地等;掌握和应用现代医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发展基因诊断和治疗,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依据福建省在生物工程研究方面的基础和成果,重点发展转基因饲料酶、生物农药、食品生物技术等生物工程产业;加快开发疫苗、基因药物、新型生化药物、酶制剂、生物农药、动植物生长素等产品,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继电子信息之后的“第二大板块”,使之成为福建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3)当前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以福建南海岸生物工程股份公司、新闽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大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品为主的福州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以福州抗生素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抗生素、诊断试剂、疫苗、菌苗等为主导产品的福州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神经系列药物、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β干扰素等为主导产品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片仔癀等为主导产品的漳州中药产业集群。

2、新材料领域

1)集群化发展前景分析

福建省新材料领域研发实力较强,有院士7名,纳米材料、膜材料、高分子材料、人工晶体、金属与非金属深加工等技术领域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新材料领域是未来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的一个领域。

人工晶体材料产业集群化大有可为。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为核心研发机构的福建省人工晶体材料研发力量比较雄厚,LBOBBO晶体技术含量高,产品出口多个国家。物构所专利“用三硼酸锂单晶制造的非线性光学器件”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随着通信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低成本通信材料的市场需求将大大增加。以人工晶体为主的福州新材料产业已初具集群化发展的基础,需要大力发展。

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集群化将异军突起。厦门集中了福建省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已有半导体及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十家,世界三大照明集团已有两家落户该地。2003年举行了“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国家队”。要大力推动其朝集群化方向发展。

以铝、钨等为主的金属及其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具备一定的基础。如以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东南铝业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厦门金属及其合金新材料产业,以南平铝业有限公司为主的南平金属及其合金新材料产业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高纯度、高强度、高硬度、低密度的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是未来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福建省在该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要考虑如何将企业进行整合,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陶瓷材料是未来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德化县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2003年陶瓷产值达38亿元,80%以上的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泉州、晋江一带,陶瓷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2)产业发展方向

发挥本省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物质结构、人工晶体等方面研发力量优势,大力发展纳米材料、膜功能材料、晶体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有色金属深加工和化工建筑新材料等;发展特殊用钢新品种;拓展新材料在微电子、医疗、农业、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炼化一体化”中下游系列新材料、新产品,以此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产业板块的形成,使之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3)当前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为核心研发机构,福建福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以人工晶体、高分子材料等为主的福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高纯氧化铝、铝箔及铝合金箔、高强铝合金材料等为主的南平铝基新材料及其产品产业集群;以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东南铝业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铝箔材、铝合金、钨粉、碳化钨粉、硬质合金等为主的厦门金属新材料及其产品产业集群;以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飞利浦照明(厦门)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其产品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厦门大学、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的研发实力和人才优势,重点研究开发以工程陶瓷、电子陶瓷、纳米陶瓷、医用生物陶瓷、艺术陶瓷为主的新型陶瓷材料技术,发展泉州陶瓷产业集群,

3、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1)集群化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关键零配件产业的集群化将有一定发展。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等将为福建省汽车关键零配件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厦门,和全国同行相比,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较弱,集群化发展趋势不明显。厦门机床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但在全国地位较弱。福安的电机产业集群化发展前景看好。目前,福安电机电器的主要产品有20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95%出口,40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资料显示,福安电机产品出口量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电机产量最大的县级城市。2003年,福安的电机电器产业产值达47亿元,有企业47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9家。应当重点扶持,并促成其向进一步的集群化方向发展。

2)产业发展方向

研究开发制造业升级所急需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工业过程中的先进控制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福建省技术装备的研发、设计与产品制造能力。重点培育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智能化电器、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等机械类;智能运输系统(ITS)、高等级公路施工养护成套设备、大型特种船舶等交通运输类;开发应用虚拟技术、CAD/CAM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类;开发自动化生产线,工业综合自动化,交通、电力等重大工程的监控、管理系统自动化等系统集成类等四大类产业集群。通过今后若干年的发展,使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成为福建省未来的一大支柱产业。

3)当前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在福州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汽车关键零配件、仪器仪表等为主导产品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在厦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汽车关键零配件、小型光机电产品和电子衡器等为主导产品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在福安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以电机为主导产品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其他地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比较弱小,集群化发展不很明显。

以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福州、厦门汽车关键零配件产业集群;以福建东辉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福州创新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考虑培育发展以智能化仪器、自动化仪器仪表、显微镜、电子衡器及配件等为主的福州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以厦门大金机械有限公司、厦门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铣床、机械型压力机等为主的厦门机床产业集群;以南方机械(泉州)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远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包装机械为主的泉州包装机械产业集群;以闽东新永隆电机有限公司、万达电机有限公司、闽东大地电机有限公司、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以发电机、电动机等产品为主的福安电机产业集群。

4、环境保护领域

1)集群化发展前景分析

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其产值甚至高于制药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环保产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福建省环保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和龙岩等地。福州市的一些龙头企业及其主导产品,如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NLC系列紫外C水消毒处理设备,福建丰泉集团公司的LFW系列垃圾焚烧炉和拼装式水解-好氧污水处理设备等,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福州环保产业尚无明显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龙岩环保产业可望实现集群化发展。2003年,龙岩有20多家环保设备(产品)制造企业,从业人员3500多人,工业总产值达11亿元,形成了以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卫东公司为主的大气治理环保设备企业群,以龙马专用车股份公司、华洁公司为主的环卫专用设备及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企业群,以卓越新能源公司、绿之缘公司为主的农业污染治理产品企业群。龙岩电除尘设备等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工业产值占其环保产品销售总值的63%。一些龙头企业及其主导产品在全国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电(含静电)除尘设备、环卫专用设备及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为主的龙岩环保产业市场前景明朗,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集群化发展是其必然选择。

2)产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城镇固体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城乡污水处理利用成套工艺设备、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气脱硫工艺及成套设备、制鞋业“三苯”废气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与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理处置设备、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系统、工业固体废弃物资综合利用、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混合动力汽车及配套系统、农业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恢复技术装备、微生物降解污物的处理工艺装备、医疗环保设备等产业集群。通过未来若干年的发展,环保产业要为福建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做出应有贡献。

3)当前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以福建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垃圾焚烧设备、污水处理成套装备等为主导产品的福州环保产业集群;以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岩机械电子工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以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高压静电除尘设备等为主导产品的龙岩除尘设备产业集群。

三、加快培育福建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组织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引导

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福建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明确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布局,注重特色,强化项目带动,遵循“产业推动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规律,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来推动福建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

(二)依托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

依靠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在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引导培育一批既有较强市场开发能力和盈利能力,又有较强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并在上述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领域能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重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中的新生力量作用,支持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加快集群创新网络体系的培育,促进国家和省级高新区成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

做好战略性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特别是再创新工作;建立健全发明类专利的激励机制,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通过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官、产、学、研、金、介”结合,促进战略性高新技术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在强化集群内部创新网络体系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集群与外界实现技术创新互动的机制。

坚持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努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的新一轮创业;以产业集群为导向,根据各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已有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使园区成为培育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围绕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以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泉州高新区为主体,重点建设以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为主的三个区域性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支持其发展壮大,使其成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的重要载体。

(四)进一步出台扶持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研究制定促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政策,以有利于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来进行产业布局和安排项目。二是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制度,引导、鼓励中小科技企业向这些领域发展集聚。三是出台灵活的土地使用办法(如出让、征用、租用、流转等),解决用地困难问题。四是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

(五)加快培育发展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本市场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一要发展壮大风险投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明确把发展风险投资作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完善中介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创办或联合创办专业创业投资公司。二要扶持担保公司发展。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担保公司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高新技术贷款担保公司。政府可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担保公司的发展,出台各项风险补偿政策,分散担保公司金融风险,促进其做大做强。三要抓住我国中小科技企业板块开通的契机,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到二板市场上或境外进行直接融资。

(六)建立有利于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要强化以人为本的大人才观念,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行更加宽松优惠的人才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要制定适应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放式的人才战略和规划;二要建立适应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三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特点,推动科技人才资源向智力资本的转变。

(七)强化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环境建设

一是加快培育行业协会、积极发展中介机构;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集群平台建设,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的软环境;三是利用“’9.8投资贸洽会”、“6.18项目交易会”、“5.18招商会” 等平台,强化集群整体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加强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五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把实施“专利兴企”作为发展福建省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先战略;六要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5年第4

 

 

Tel:0591-3722668   Fax:0591-3722667   Email:ty668@163.com
中国福州工业路568号
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2-409